中国决策网讯(付英 通讯员 杨芳奇)“浩浩,强降雨期间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和频次,防止雨水冲刷山体坡面的流泥和落石侵入线路。”7月27日凌晨6时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工务段管内的陇海铁路普降中到大雨,天水桥隧车间主任周宏身披雨衣,在K1401公里500米处的II级防洪看守点向看守人员张浩浩扯着嗓子大声说道。
周宏所在的天水桥隧车间管辖的陇海铁路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陆路通道,其天水至甘谷段线路绕山跨谷,沿线北邻渭河、南依陡山,再加上湿陷性黄土地质,每到汛期都要经受边坡溜坍、崩塌落石、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根据段防洪办6号降雨预警,7月26日夜间到28日白天,我车间管内有中到大雨,局部路段有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为此,我们7月26日连夜组织专人对4处安全风险较高的II级防洪点和1处施工地段进行看守,全力以赴确保行车安全。”周宏介绍说。
“杨家河站达到出巡报警、杨家河站达到限速报警、南河川站达到客车封锁报警......”7月27日上午7时56分始,周宏手机开始滴滴滴响个不停,一个个电话、一条条降雨信息接踵而至,吹响了本次强降雨的防洪集结号。
按照既定防洪出巡检查方案,大家立即分头行动,周宏则带领天水桥路养修工区的李亚鹏等3名职工从天水向着南河川方向对防洪重点地段的进行冒雨检查。
“雨中地面检查重点是要对高堤深堑、隧道口仰坡、老旧挡墙等支护设施以及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地段等进行重点检查。”周宏在现场手指着师家河2号隧道上方说道。
周宏和工友们个个身披雨衣、手拿铁锹,在泥泞的检查便道深一脚浅一脚的边向前行走边打量山体状态。他们一会东瞧瞧、一会西看看,丝毫不敢马虎,生怕漏掉哪怕是一处微小的安全隐患。
“亚鹏,这边的排水沟让淤泥和树枝挡住了,抓紧过来清理开!”听闻周宏呼喊,李亚鹏和工友便迅速围赶过来,你一锹、我一锹的清理起来,不到一会的功夫,排水沟里的淤泥和树枝就被清理完毕,前期积攒的一大坨雨水也顺着排水沟向着线路外侧奔流而去。
下午14时许,雨势渐渐变小,周宏和工友们脱下雨衣,按照“一米不漏、一处不落”的要求继续坚守岗位,对管内的防洪关键处所进行检查,为确保陇海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工务人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是一个大老粗形象,但干过的都知道,想要干好并不容易,不仅要能吃苦、腿脚勤快,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绝对的耐心,能够通过设备的状态预判潜在的风险。”周宏在被问到他多年的从业感受时,他是这样回答的。
今年55岁的周宏自1993年转岗到定西工务段,便与桥路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30年。他一遍遍用脚步丈量铁路,从一无所知的“工务小白”到出类拔萃的“业内标兵”,也正是因为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先后获得国铁集团铁路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和“感动兰铁•2020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