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策网讯(戴颖 通讯员 王光辉)“钢琴独奏、组合朗诵、集体舞蹈......”老人们时不时跟着歌声,双手不由自主地比划起来,犹如指挥着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甜甜的歌声,动人的舞蹈,让原本安静的医养院瞬间热闹了起来,看着精彩的演出,现场的老人们个个响起雷鸣般的响声。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王龙带着他的“兵之梦”宣传服务队再一次来到白银市向阳医养院,为居住在这里的孤寡老人、残疾老人开展文艺演出和义务打扫卫生、理发按摩、洗衣包饺子,让医养院迎来春日的“第一缕暖阳”。
“小王,你好久都没有来看我了,是不是最近工作很忙,家里都好吧。”医养院的一位老爷爷紧紧握着王龙的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跟他聊个不停。这位年近百岁的康宗仁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每次看到王龙这个退伍“小兵”总有说不完的话,拉不完的家常。老人口中的“小王”是兰州铁路局兰州西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的一名探伤工。
2010年退役入路后的王龙,一个偶然机会,在工作之余成了化工社区一名志愿者,参与困难群众慰问、帮扶、义诊等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从“铁路工务黄”到“公益志愿红”,前后历经十多年,王龙终于完成了从一名公益性“门外汉”到“领头雁”的蜕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单位众多职工和大量社会群众。在社区的帮助下,2021年6月,他牵头与一些热心于公益性活动的退伍兵,在白银市平川区长征街道化工社区正式备案组建了“兵之梦”服务社会的公益性宣传服务队。
团队建立之初,工作之余他就带领大家到福利院、敬老院、街道社区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按摩、洗衣做饭,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应急救援抢险等公益性活动,逐渐让“兵之梦”宣传服务队在社区变得响亮起来,团队也从刚刚开始的1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160多人。团队人员也涉及各行各业,理发师、心里咨询师、舞蹈表演、按摩师,各有所长。
“他们这个团队开展义务活动持续时间比较长,每次到我们这里擦玻璃、洗衣做饭、理发按摩都比较专业,质量也很高。”白银市向阳医养院党支部书记裴妍艳告诉记者。
医养院的医护人员说,这里有的老人把王龙当成了自己的孙子,如果时间长了看不到他,就念叨“小王啥时候来啊?”每次分别,老人们都是紧握他的手。当天活动后,在和一位老人聊天分别时,老爷爷忍不住亲一下他的手背,久久不愿放开,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孩子,你下次到什么时候才能来看我们?”字字句句饱含着期待和不舍。
虽说铁路探伤工工作十分辛苦,每天踩着枕木步行10多公里路,回家后累得浑身像散了架般难受,但遇到节假日或者闲暇时间能为社会公益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时,他又犹如上了发条一般,依然义无反顾地组织带队参加各项义务活动、应急抢险,13年初心未变,兵心依旧。
“扛枪保家卫国,退伍入路,我依然要尽己所能,做有益于社会的事。”王龙说,“我也是铁路和社会联系的纽带,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路,这就足够了!”
脱下绿色军装,难改红色军心。王龙把志愿服务作为军人生涯的延续,用一腔热血为大众传递爱心、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兵之梦”成立两年以来,先后在白银市平川区8个街道社区开展爱心帮扶、义务奉献、应急抢险、爱国宣传等公益活动上百次。“兵之梦”宣传服务队也成了当地最有名的“志愿红”,王龙也因此被白银市平川区评为优秀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