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策网讯(戴锋 通讯员 强科)魁梧的身材,白里透红的脸庞,戴一副眼镜,彪悍中透出斯文。他叫张鹏,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客运段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主任。
“我是共产党员,危急关头就得第一个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也没有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凭着对党忠诚、对旅客负责的态度,他坚守岗位、主动作为,以忠诚、责任、奉献与担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春运,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节奏。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为了确保驰援武汉列车的正常开行,张鹏临危受命,担起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小组组长的重任,主动请缨,担当第一趟开往武汉临客的列车长,以实际行动引领和感召职工齐心抗疫、安心工作、用心防控。
抗“疫”期间,他起早贪黑、放弃过年,始终坚守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每天接待1000多名乘务员出退乘报到,测温、消毒、防疫宣传、解答问询,每项工作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同事们看到他连续作战、身心疲倦,对他进行善意提醒,劝他注意身体,稍作休息,他却说:“我是共产党员,危急关头就得第一个上!”。在那段难忘的“抗疫”岁月里,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经常是快到零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第二天早晨六点又早早赶到岗位,每天仅睡几个小时。很多个夜晚,遇有突发情况和紧急工作,他都彻夜不睡,直到把工作全部干完为止。
为了减轻客运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在段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下,张鹏带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小组开发了二维码,对列车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全部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旅客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来甘人员信息登记表》、《发热旅客信息登记表》、《密切接触者信息登记表》,通勤职工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通勤职工乘车登记表》,避免了乘务员和旅客的近距离接触,减少了纸张浪费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在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把每天的疫情防控数据集纳归档,做到一目了然,他精心设计了“兰州客运段疫情防控日报表”,通过一张表就能够清楚地显示每天下交发热旅客、入境旅客、密切接触者、以及职工隔离情况,为全段疫情防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抗“疫”期间,张鹏带领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小组指导现场乘务班组移交发热旅客295名,移交湖北籍旅客3892名,移交入境旅客1725名,期间有12名确诊旅客乘坐过该段担当的列车,他组织隔离密切接触的乘务员313名,由于指导有力,措施严密,在降低传染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全体乘务员“零感染”,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抗疫“大鹏鸟”。
“既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得在工作岗位上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张鹏主动请缨抗“疫”,绝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他有一颗毕生向党的初心,听党话、跟党走,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行动自觉。在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兰州客运段开启专列驰援南方,他带领乘务员奔赴广州连续奋战10天10夜,在“火线”运输周转旅客,手脚冻麻了,嗓子喊哑了,但是还坚守在运输第一线,为了不让儿童旅客受冻,他把乘务棉大衣脱下来给他们穿,自己穿着单衣忙碌,圆满完成了转运4000多名旅客的任务,被原铁道部授予“五四青年奖章”。2017年,他带领的城际车队创建品牌列车,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刊播了创建的“金张掖号”品牌列车新闻。
作为运输单位,为了确保职工尽快接种疫苗,他积极联系社区医院,对接疫苗接种事项,积极进行政策宣传和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动员职工接种新冠疫苗,保证了职工疫苗接种“应接尽接”,目前接种2375人。那段时间工作特别累,也特别辛苦,但他始终没有喊累叫苦,始终感觉自己精气神十足。他说:“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必须要往前冲,让乘务员安全、顺利、平稳、健康到家,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张鹏主动利用工余时间学习党史知识,向党员讲述“八角楼上”“金色的鱼钩”“百团大战”等红色故事,共同赓续红色基因,他说:“既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得在工作岗位上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26年的铁路工作中,他主动担当、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见证了初心使命,先后获得全国铁路“五四青年奖章”“防治非典工作优秀青年”,兰州局集团公司“抗击非典先进青年”、“感动兰铁2016年度人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称号。今年4月26日,在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甘肃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同时被推荐表彰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