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首   页                国际要闻                国内要闻                 决策智库                 决策信息                决策人物                招商引资                决策服务
                          影视娱乐                文化旅游                 三农扶贫                  公益中国                知识产权                科技生活                经济动态



钟茂初委员:“一村建一所高质量小学” 是乡村振兴应有内容

作者:贺梨萍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3-09 20:38:48 来源:​澎湃新闻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提交了题为《一村建设一所高质量小学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会发言。


钟茂初表示,“建设高质量村级小学”,应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内容。当前阶段,城乡教育差距是城乡差距、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重要表征。他建议,将“一村建设一所高质量小学”纳入各级政府的“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规划之中,作为乡村振兴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农村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


钟茂初认为,第一,“一村建设一所高质量小学”,是保证乡村人口规模基本稳定的重要条件,更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因为,如果学龄儿童得不到较好的教育,村

民势必逐步迁移到城镇,而乡村势必日渐衰落。不宜以乡村学龄儿童减少作为撤并乡村小学的理由,对于以往的撤并做法应适当纠偏。


第二,对于乡村振兴而言,高质量村级小学就是最好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也是农村公共文化的最好载体。小学,应成为村级文化活动的中心,村级文化最活跃、最具凝聚力的场所,成为村史、村风的传承载体。依托小学生所联系的家长可以吸纳更多的村民参与文化活动。此外,依托小学及小学教师,还可逐步配套建设其他文化场馆。如,设立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博物馆、档案馆,让村民以及外出工作的回乡者,能够从中寻找到相应的文化印迹。

钟茂初指出,建设好高质量村级小学,还应充分发挥当地乡贤以及外出返乡乡贤的作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有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应向村小学建设倾斜。


第三,乡村学龄儿童能够受到与城市、城镇学校同等质量的教育,是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表征。保障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乡村教师的素质水平,为此,乡村教师的工资应由省级财政、中央财政承担,并明确设立相应的补贴和其他方面的优惠待遇。建议修订《教师法》相关内容,增列条款予以明确保障。


第四,为建设高质量村级小学筹集资金,建议凡是涉及农村土地征用获得的资金,应将一定比例的资金(如15%)专项用于乡村小学建设,统筹征集、统筹使用。


Top

关于我们      合作联系    保护隐私条款    免责条款
 

决策网网络版权所有 © 2016-2027  备案号:京ICP备18062851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